中国水利报:抢抓发展机遇 打造创新高地
本文来源: 综合部 发布时间: 2024-01-11 12:39:24
□田慧莹 谭勇
大型渠道水中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水利工程高保真数字孪生场景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水工启闭设备智能运维系统研发、通用水闸设计一体化设计平台研发与应用、地震波法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研发与应用、贾鲁河流域数字孪生的“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应用、大型灌区建筑景观规划设计……2023年12月19日,在河南水投集团、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创新大赛现场,水利建设各个领域的创新浪潮势不可挡。
一项项创新科技成果正是河南水投集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生动注脚。
“河南水投集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国家‘江河战略’,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河南水投集团的功能定位,深入践行‘治水科技的创新平台’的新使命新担当,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突出创新能力建设,以河南水投集团发展目标和关键技术问题为导向,引进和攻克核心技术,通过集成创新、融合创新实现优势再造,赋能河南省涉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杨继成在创新大赛致辞中指出。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体要求,河南水投集团认真落实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编制《数智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深入开展数字孪生、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应用。
在数字孪生贾鲁河系统平台上,工作人员正在对流域内河道水情、来水预测等情况进行查看和推演,相关预警信息一目了然。
“依托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数字孪生贾鲁河建设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搭建贾鲁河流域数字化场景为基础、流域防洪调度模型为核心、智慧防洪应用为抓手,实现贾鲁河流域全要素的数字化映射、数字流域与实体流域之间动态信息的实时交互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流域范围内的‘四预’功能,为沿线城市防洪除涝提供保障。”河南水投集团贾鲁河环境综合治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根中介绍,2022年,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在建期间初步发挥防洪减灾效益,根据洪水模型分析,相较往年同级别降雨,累计减少淹地17万亩。
河南水投集团将数字信息技术与传统水利设计相融合,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成果。其中,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数字孪生项目被水利部推荐为优秀应用案例,袁湾水库工程数字孪生项目被列为河南省“一河四库”水利数字孪生技术示范项目,小浪底北岸灌区、前坪水库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的数字孪生建设也在加快步伐。
围绕“治水科技创新者和解决河南水问题先行者”的职能定位,以项目应用为牵引,河南水投集团全面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长效体制机制,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样板。
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协调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建设,明确集团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研发课题立项等要求;相继成立河南省水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水-土环境协同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河南省水谷研究院;推动涉水科技板块完成“一院一公司”组织架构重塑,“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全面套合、双轨运行”的管理体制落地实施……一项项举措展现了河南水投集团抢抓发展机遇、打造创新高地的坚定决心。
新概念污水处理厂范式、ETS复合微生物水土联治技术、PGPR酶水体生态自主修复技术、秸秆还田耕灌一体化装备技术、水美乡村“三链同构”实施方案、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统……一项项新技术在河南水投集团的各项投资建设项目中实践应用,开出一朵朵创新之花。
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河南水投集团的创新队伍不断壮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目前,集团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个、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个、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个、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个、河南省“瞪羚”企业1个,集团专业化科技创新主体茁壮成长;拥有各类科技人才563人,其中科技领军人才6人,高层次科技人才215人。2023年,河南水投集团及下属公司共取得省部级奖励16项,新增83项专利授权;中州水务控股有限公司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南水谷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