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日报:十大水利工程引领 河南水利阔步迈向现代化

本文来源:   综合部     发布时间:  2023-01-05 09:08:34

微信截图_20230106091222.jpg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全省治水矛盾,科学研判治水形势,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作出“高效利用水资源、系统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四水同治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年底,以十大水利工程为标志的“四水同治”正式拉开帷幕。

四年多来,经过全省上下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和建设单位的日夜奋战,破解河南“水难题”的十大水利工程成果显著,已开工的九项工程主体工程均已基本完工或者大头落地,涵盖了防洪、引调水、灌区和生态保护修复等,这些都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

十大水利工程中,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主干渠建成通水,以十大水利工程为代表的重大水利工程已经成为河南构建兴利除害现代水网的“四梁八柱”。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

●继南水北调工程之后最大的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是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水运大通道。

●我省十大水利工程中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

●我省首批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重大水利工程。

●总投资73.78亿元,设计年供水量6.34亿立方米,将惠及商丘、周口2市的9个县(市、区)870多万人,有效缓解我省豫东南地区水资源尤其是优质饮用水短缺问题,进一步完善豫东南骨干水网。

●2019年9月开工建设,累计治理河道64公里,新建输水管线124公里,新建加压泵站2座、提水泵站3座、调蓄水库工程4座,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

●2022年12月30日顺利试通水,逐步进入全面发挥综合效益的新阶段。

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

●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我省首批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重大水利工程。

●总投资34.7亿元,涉及济源示范区和焦作市的5个市县。设计灌溉面积51.7万亩,补源面积20万亩,年引黄水量2.39亿立方米。

●工程对完善全省水资源配置网络,优化豫北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黄河北岸清水走廊,构建蟒沁河流域大水网,保障区域城乡供水安全有重要意义。

●2019年9月6日开工建设,目前总干渠明渠段已基本完工,累计完成主要建筑物53座,11条隧洞已贯通7条,完成洞挖12.4公里、占比90%。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

●国务院确定的172项国家重大节水供水工程。

●采取“建管一体、市场运作”新模式。

●总投资29.15亿元,规划灌溉面积53.68万亩,年引黄水量1.44亿立方米,惠及洛阳、郑州2市的7个县(市、区)90.72万人。

●2019年4月13日开工建设,目前干渠及以上32座隧洞已贯通,25座隧洞衬砌已完成,30座渡槽已完成。

●洛阳段已基本完建,总干渠已于2022年10月14日顺利试通水。

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

●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纳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

●总投资38.88亿元,设计年平均引黄水量2.37亿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220.5万亩,使赵口灌区总灌溉面积达到587万亩,成为全国第四、河南省第一大灌区。

●年新增粮食产量4.3亿斤,涉及郑州、开封、周口、商丘等4个省辖市的5县3区。

●有助于构建豫东平原输水网络,提升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提高豫东平原除涝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年减少地下水开采能力0.89亿立方米。

●工程于2022年12月16日全线试通水,目前累计引水4.67亿立方米。

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

●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总投资52.14亿元,涉及洛阳、焦作、新乡等3市的6县(市、区)。

●设计年引黄水量2.13亿立方米,新发展灌溉面积31.18万亩,为下游武嘉灌区、人民胜利渠灌区及大功灌区补水140.1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4.1亿斤。

●连通西霞院、人民胜利渠、武嘉和大功四大引黄灌区以及黄河、长江和海河三大水系,成为黄河与京津乃至整个华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连接纽带,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修复豫北地下水生态、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豫北清水走廊、改善区域水生态水环境。

●2019年5月9日开工建设,累计完成输水干线53.26公里,新建建筑物81座,穿沁隧洞盾构机掘进已完成,主体工程已实现大头落地。

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工程

●国家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水利项目。

●国内第一个实施清淤扩容的大型水库工程。

●建成后可以恢复和增强水库防洪功能,有效降低洪汝河及淮河干流防洪风险,还可以提高水库兴利功能,提升水资源供给水平,保障8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安全,解决驻马店市中心城区、上蔡、汝南、平舆等备用水源问题。

●总投资31.59亿元,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可为下游河道每年增加生态基流1.15亿立方米,为驻马店市驿城区提供生态供水0.3亿立方米,为上蔡县提供工农业及生态用水0.32亿立方米。

●宿鸭湖水库水质以及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正常蓄水位时水库水深1.84米以上水面面积达70%,水体自净功能显著提升。

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

●国家、省、市规划的“十三五”重大水利项目。

●全国重点水利扶贫项目。

●全国2019年重点推进的12个水利项目。

●惠及信阳市的息县、潢川县、淮滨县,解决老区人民“靠着淮河没水用、守着淮河无水吃”的困境。

●总投资47.11亿元,枢纽工程总库容1.2亿立方米,设计年引淮河水1.63亿立方米,可提供城市生活用水1.03亿立方米,解决103万人的吃水问题;提供农田灌溉用水0.6亿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35.7万亩,年新增粮食产量1.87亿斤,灌区受益人口22.75万。

●2019年11月开工建设,枢纽工程基本完成,供水工程和灌溉工程将于2023年年底完工。

洪汝河治理工程

●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

●总投资18.65亿元,治理范围为汝河宿鸭湖水库以下干流、班台以下大洪河及洪河分洪道全线,涉及我省驻马店市汝南、平舆、正阳、新蔡等4县和信阳市淮滨县。

●工程通过疏浚河道,退建和加固堤防,治理险工,修建堤顶道路,加固、新建、重建各类跨河和穿堤建筑物,使汝河宿鸭湖水库以下干流、大洪河及洪河分洪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

●2020年10月陆续开工建设,目前汝南、平舆、正阳3县工程已经完工,新蔡县、淮滨县工程正在加快推进。

卫河共产主义渠治理工程

●总投资24.62亿元,涉及新乡、鹤壁2市的7个县(市、区)。

●工程将全面提高河道防洪除涝能力,使卫河、共产主义渠整体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3年一遇除涝标准,有效保障卫共两岸防洪安全,减少区域内洪灾淹没损失。

●新乡段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已完成河道疏浚26.13公里,堤防加固22.09公里,河道清淤72.2公里,堤顶道路硬化53.47公里。

●鹤壁段于2019年7月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河道清淤疏挖7.3公里,2021年5月已完工。

截至2022年年底

十大水利工程已开工9项

累计完成投资304.6亿元

十大水利工程竣工后

我省每年将新增供水能力17.81亿立方米

新增灌溉面积338.7万亩

新增补源灌溉面积402万亩

统筹:谭勇 董飞 廖宏伟

执行:彭公明 于娇燕 段华伟

本版图片由河南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建设处提供

《河南日报》(2023年01月05日   第08版)

原文链接:河南水利阔步迈向现代化--大河网 (da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