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闻广播 :豫东生态“蝶变” 近千万人将喝上长江水
本文来源: 综合部 发布时间: 2021-06-21 08:28:48
(河南新闻广播记者/朱圣宇 和方远 通讯员/彭可 李乐乐)6月22日,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河南新闻》报道,记者从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了解到,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主体工程今年年底基本达到通水条件。工程建成后构建的豫东骨干水网将实现三水互补、内联外通,为豫东大地带来“水清岸绿”的生态蝶变。
在商丘市柘城县东北部,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最大的加压泵站——七里桥加压泵站正在加紧施工。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第五标段项目部副总工刘小江介绍,这一泵站计划本月底将泵站主体结构封顶。
“总共装机是7台机组。其中,3台是往商丘睢阳区、梁园区方向供水的,4台往夏邑方向供水。现在下部结构全部结束,正在施工的是上部厂房。”
▲七里桥加压泵站施工现场
引江济淮工程地跨安徽、河南两省,从长江向北为淮河地区补水。项目采用PPP模式,由河南水投集团牵头承建。
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实施机构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常东明说,目前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已完成工程七成以上,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基本达到通水条件。“涉及共5座泵站已有4座泵站完成80%。涉及四座水库中,两座已基本完成,另外两座水库也已完成65%。涉及河道工程已完成75%,涉及管道工程已完成65%。”
▲工程管道铺设现场
作为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江济淮工程不仅用于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还能灌溉补水和改善水生态环境,供水范围涉及安徽部分地区和河南周口、商丘的9县(市、区)。
工程建成后,年均分配水量2030年为5亿立方米,2040年后为6.34亿立方米,保障近千万人饮水和重要行业用水安全。可以退还受水区被挤占的河道生态用水0.42亿立方米和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量3.2亿立方米,大大改善地下水超采局面。
据了解,工程建成后构建的豫东骨干水网,实现了长江、黄河、颍河水的互调互补水网格局和旱引涝排的供水网络体系。届时,干旱的豫东大地将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蝶变。
▲七里桥调蓄水库基本建成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水利厅党组的精细安排,我们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实施机构以四年工期、三年完成为总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自觉行动。积极实施党建进工地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畏严寒酷暑奔波在水库、管线、泵站间,查隐患、强监管、抓规范、控进度、保质量、筑安全,争取早日让豫东人民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袁建文向记者表示。
来源: 河南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