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国办通报表扬的这个好做法,值得抄笔记

本文来源:   综合部     发布时间:  2020-11-27 08:58:52

 

微信图片_20201130085944.gif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43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其中,河南省水利厅、濮阳市探索供水“四化”新路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受到表扬。

微信图片_20201130090033.png

 

 

 
“四化”是什么?

 

 

 

 

 

 

 

 

 

 

通报里提到的“四化”,即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

 

河南省水利厅将“四化”作为重要抓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从根本上破解了城乡供水水源、筹资、运营的难题,补上农村供水工程“先天建设不足,后天管养不够”的短板;

 

走出农村供水长期以来仅靠政府投入、建设、管理,不断低水平重复投入的怪圈;

 

构建统一运营、统一服务、统一应急保障管理的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格局;

 

实现“双百”目标:农村饮水安全百分之百达标和供水工程从“源头”到“龙头”的百分之百全过程管理,保障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

微信图片_20201130090101.png

河南濮阳为什么受表扬?

 

为满足城乡居民共享优质饮用水水源的新期待,

河南省于2019年7月提出了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的“四化”发展方向。

 

河南省水利厅及时贯彻落实,积极开展调研,统筹谋划,试点先行,

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供水“四化”建设,

进一步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

 

濮阳,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

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

居民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主。

 

又因地处黄河故道区,

地下水固体含量偏多,硬度偏高,

部分地区还有高氟水区和苦咸水区,

群众用水保障程度不高。

 

为解决这类问题,河南省水利厅选取平顶山、濮阳2个省辖市21个县作为试点,开展饮用水地表化工作。作为试点市之一的濮阳市积极作为,认真谋划,深入实施,将清丰、南乐两县作为先行区,率先在“四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农村供水规模化

 

从2018年起,濮阳市依托南水北调工程,在河南省委政府、省水利厅的指导下,实施“丹江水润濮阳”项目,并作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重点推进。

微信图片_20201130090148.jpg

项目以现有水厂作为依托,延伸供水管网,合理增设加压站,连通各村供水站,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供水网络,新铺设供水管网764千米,新建水厂3个、加压站1个、客服中心2个,更换IC卡式水表20万块。

 

2

农村供水城乡一体化

 

濮阳市建设了南水北调引水及其配套工程,将几百里外的南水北调水引入清丰、南乐两县,通过水厂处理后,经供水管网通向千家万户。

 

2019年年底,清丰、南乐两县118万农村居民全部用上了优质水。目前丹江水已覆盖濮阳市城区、濮阳县城区以及清丰、南乐两县全境,受益人口达230万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微信图片_20201130090215.jpg

在此基础上,濮阳稳步推进全市供水水源置换,今年年底计划让72%的城乡居民吃上南水,2021年全域覆盖,率先实现省辖市“一个水源覆盖城乡、一张水网集中供水、一个主体运营、一个标准服务群众”。

 

3

农村供水市场化

 

资金保障是“四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但这些项目投资大、回报率低,怎么解决?

 

扩大融资渠道!

 

通过动员社会参与、吸引社会资本、争取银行贷款等举措,达到大干快上早受益的目的。

 

濮阳市将上级财政支持、本级财政和项目法人投入打捆,作为先期投入资金;剩余资金通过贷款、融资等方式,以分期付款形式偿还,从而延长付款时限,缩短受益周期,实现长期投入、短期见效。

 

如清丰县农村供水工程总投资3.85亿元,其中2.42亿元通过贷款获得。贷款分28年偿还,加上税费补贴,政府每年共需支出3050万元。

 

全县74万群众仅2年时间就吃上了优质南水,同时通过水源置换,封停了饮用水井备用水源,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地下水位由降到升。

 

政府原投入的饮水工程资产,经清产核算后交目法人负责运营;28年还款完成后,所有投入的固定资产归政府所有。

 

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吃水问题,还得到剩余固定资产,实现了民生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微信图片_20201130090235.jpg

4

农村供水水源地表化

 

地下水曾经作为城乡供水的主要水源,长期持续开采,带来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水源枯竭、水质串层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及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河南省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8月,将濮阳市确定为全省饮用水水源地表化市级试点之一,通过充分利用地当地水、外调水的地表水水源,与地下水进行水源转换,加快遏制地下水尤其是深层地下水超量开采,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推进城乡供水同标准、同保障、同服务。

 

试点成功关键:平衡政府和市场关系

 

河南省、濮阳市坚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建设和管护、财政补贴和农民负担等关系,探索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社会参与”模式,成为试点成功的关键。

 

其中:

政府在项目决策、组织协调、政策制定、资金统筹、债务评估、成本核算、项目推进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定期对城乡供水运营情况全面考核,实现政府职能由“投建管”向“强监管”转变。

 

通过招标选定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合作,成立项目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实施建设与运营。

 

市场化引进河南省水利投资集团,利用企业先进技术、雄厚资金和市场化运作、工程建设经验等优势,有效解决过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府建、政府管、重建轻管、难以持续等弊端。

 

通过试点,濮阳市农村供水“四化”工作走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城乡统筹、产权明晰、建管一体”的可行之路,在河南全省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值得全面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