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典型看台 | 他们因为这项工作受到国办通报表扬

本文来源:   综合部     发布时间:  2020-11-26 12:27:42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43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其中,河南省水利厅、濮阳市探索供水“四化”新路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受到表扬。


何为供水“四化”?简单来说,就是指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


河南省农村供水“四化”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破解了城乡供水水源、筹资、运营的难题,补上农村供水工程“先天建设不足,后天管养不够”的短板;走出农村供水长期以来仅靠政府投入、建设、管理,不断低水平重复投入的怪圈;构建统一运营、统一服务、统一应急保障管理的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格局;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百分之百达标和供水工程从“源头”到“龙头”的百分之百全过程管理的“双百”目标,保障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


640.webp.jpg

清丰村民喜饮丹江水


开拓思路谋发展


为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满足城乡居民共享优质饮用水水源的新期待,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起来”中“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要求,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指引,于2019年7月提出了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的“四化”发展方向。


河南省水利厅及时贯彻落实,积极开展调研,统筹谋划,试点先行,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置换工作为抓手,一体梯次推进农村供水“四化”工作。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社会参与”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在南水北调受水区、黄河受水区、引江济淮受水区、水库水资源量丰富的地区开展农村供水“四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


试点先行打基础


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河南省选择濮阳市、平顶山为市级试点,清丰县、南乐县等21个县(市、区)为县级试点,开展饮用水地表化试点工作。2020年7月,河南省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全省饮用水地表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试点市、县于2020年7月底前完成领导机构组建、试点工作动员部署,8月底前开工建设;利用现有水厂进行管网延伸或新建水厂已开工建设的县级试点,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骨干供水管网铺设、新建水厂主体工程建设任务,饮用水地表化工程覆盖辖区内70%以上的人口;2021年年底前县级以上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具备地表水置换条件的乡村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全部置换为地表水,试点任务全面完成。8月13—14日,河南省政府在濮阳市召开全省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现场会,对全省农村供水“四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1个试点县计划投资141亿元,2022年底前将全面建成。


濮阳经验获推广


濮阳市地处华北最大地下水漏斗区、苦水区和高氟水区,近半数农村人口存在用水隐患,部分农村饮水水质不优、管理不集中、不规范。2019年,濮阳市结合提高南水北调水指标消纳率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编制了南水北调水源置换规划,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决定以南水北调水为主水源,黄河水为辅助水源,以县区为建设和运营单元,对全市农村饮水由主要依靠地下水向地表水全置换转变。同时,逐步取消单村供水,推行以县区为单位规模化集中供水;推行企业化运营,运行管理走向市场化;统筹城乡供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640.webp (1).jpg

农村供水服务明白卡


通过试点,濮阳市为河南省农村供水“四化”工作提供了现实范例,摸清新建和改扩建城乡供水工程投资、供水成本、农村水费、政府补贴、群众承受能力、投融资与建管模式等情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广,梯次推进农村供水“四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实现城乡供水同标准、同保障、同服务,为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前,河南省集中供水率已达到9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超额完成了全国“十三五”规划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的目标,为河南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